这篇文章是唱反调的,可能会不舒服的可以离席了。

最早长微博写了一半(好吧我弄了一个真·@openSUSE娘),觉得一个喧嚣的场合不太合适搞技术的(好吧我又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坐下来互相交流(喷),于是就发在这里,也特意选择 DAU 大会这个话题冷下来的时候说,避免给他们造成负面的影响。深度团队要觉得我是个倒灶的就无视掉好了。

先说两点:

(1) 某些 Deepin 的粉丝可能会觉得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第一,我没有直观感受过 Deepin 作为一个发行版有多少用户(不是 Deepin Music 这些应用软件),这不像 Ubuntu 那么明显,所以从用户基数的角度来看,我没有概念,也就没有说酸的基础。

第二,我这里说的是他们的战略大方向,他们拥抱了哪些技术,营销的定位,这些东西,而不是去像黑 Ubuntu 那样,“哈 U 的用户用 U 都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它在用 Linux 而不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需求”。

深度团队是 Linux 中文圈里比较靠谱的团队。另一个比较靠谱的我认为是安同。而优麒麟处在第二梯队,遗产流的那种。后面如果还记得优麒麟的话,可能会拉它出来做反例。唉,我也勉强算 Linux 中文圈的大前辈了,这种褒贬倾向真不该轻易流露,会给别人造成负担的。

首先深度团队的人比较 nice。我记得有一个陈祥帮吧,曾经在 openSUSE 中文论坛给我发私信说两个社区合作的事情,当时正好生活上有一些变动,后来就不了了之了(欢迎重启)。但总体印象较好。现在的“国产操作系统”的人有一点不好,为了吸引用户而越来越没下限了,有些时候觉得跟百度 Linux 吧的人差不多。深度算是有一些水准的,相对于同样没有经历过大发行版社区培养的人来说。

其次深度的人相对比较能够出活儿。他们有 30 多个人,武汉有深之度公司,连中文圈比较稀缺的画师娘都招了,像「深谈」这样的应用程序还是很惊艳的。当然激情上面应该比安同(骚年强则中国强)要差一些,毕竟是领钱干活的个人有个回报率和职业发展的考量,但比起优麒麟眉毛胡子一把抓,开发者不少,成果稀少(估计是瞄准高端定制市场和政府采购去了),还是要好一些。

第三他们有想法,并且一定程度上比较能够遵守规则,虽然对上游的贡献不是很多,但是对自己的成果的态度还是很开放的。

所以真心希望他们能够出彩。

铺垫完了,下面开黑:

Deepin 2014 发布和主要的三个演讲(Gitcafe,Crossover,Seafile)没什么好黑的。甚至还有点小艳羡,比如那一大堆赞助伙伴和合作媒体,有公司实体,我们这些爱好者群体和国外机构在华分支在本地化上确实比不了。

主要黑两点:

默认搭载 Crossover,哈,这不是我黑的,Qian Hong 还有点面子的嘛,再说你在中国做发行版都不搭载商业/免费软件,未免逼格太高。

我要黑的是,似乎 Deepin 要入 Mono 这个坑?(微博上是这么感觉的)

首先说明,我个人对于任何铺平 Windows 到 Linux 之路的举动都是支持的,但我更认为这种事情应该由「使用者教育」比如建设 Wiki 和社区来实现,而不是由技术手段去抹平差异来实现,因为之所以有差异就证明抹不平。这不是「我饿了,于是吃饭」的逻辑,而是「我饿了,吃了米饭,又去吃馒头」,不可能有米饭味儿的馒头,那是饭团。

先介绍下什么是 Mono,它是在 Linux 上搞 .NET 开发的一个东西,是 SUSE 创建的,后来觉得这个脑洞太大,把整个 mono 团队都开革了。

我觉得他们不会成功,主要是因为目标和操作性都出现了问题。操作性比较简单,先来谈操作性:

第一,我不认为能看到 Windows 源代码的 SUSE 做不到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做到,雨林木风可能可以,笑。

第二,我不觉得深度目前的团队能够承担搞这个的代价。30 人的团队在 Linux 中文圈算很大只了,但这里面有多少是后勤、司机、老板,有多少是美工、市场、销售,又有多少是 python 专精的主程呢(我假设大部分 python 为第一开发语言的人甚至对 Linux 底层都不是很了解,毕竟快餐语言的后果就是这样),这种短平快的团队搞一搞应用软件层还算可以,真搞底层研发必须要招人,而兼容层就更是不用想了(需要底蕴,可以说你能搞出兼容层,你就能搞个 Windows 再搞个 Linux)。如果他们把龙井收了还有点可能。这也是为什么国外那么多更大只的开源序员比如 KDE 的 Araon 自己搞公司宁可搞 Linux 应用软件,而且内核开发者鲜有出来搞公司的,的原因。

而且,如果搞兼容层,尤其是 .NET,肯定需要一些对 Windows 比对 Linux 还要拎得清的人。这种投入对于一个 Linux 发行版制造商来说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这是 Mono 这个项目决定的。首先,SUSE 并没有推它太久,它的成熟度不是很高,需要大力度研发才能达到深度所憧憬的效果。其次,Mono 是在 Linux 上复刻 .NET,Wine 项目历时经年才复刻出一个时行时不行的过时版本,逆向工程的苦逼就在于此,看看 pidgin-lwqq 就知道了。这不是我军复刻 T54 为 59 式坦克,T54 已经定型了,你逆向百分之几你的进度就是百分之几,而 .NET 不一样,这是微软比较核心的东西,只要微软还做操作系统,它就一直会上新特性,除非微软不做了,但微软不做操作系统了你还复刻 .NET 有意思吗?MSN 都没有了你还开发 AMSN 有意思吗?

这里面存在一个竞速问题。你的复刻必须比微软开发得快,才有机会齐头并进,即使你只需要一些非常基本的功能,看看 GNOME 那十分销魂的 API 变动吧,针对 glib 2.40 写的东西在 2.39 上都跑不动,你能看到的「代码质量较高」的开源项目尚且如此,微软全是猴子主程我觉得都有几分可信度。所以,问题来了,哪个中小企业能在微软的主场里开发速度超过微软?我觉得除非像几十年前我们为了造潜射导弹,举国之力搞小型化大会战一样,全民移植 .NET,来它几千个研究所,来它个国家财政支持。

但没有这样的条件。SUSE 没有这样的人力,Deepin 也没有,唯一有的就是微软自己。与其说等 Mono 成气候,不如推动微软主动开源来得靠谱。而且也没有这样的氛围。搞小型化的氛围是冷战,你不搞,核弹就落你头上,全民都有动力。国内用 Linux 的都不见得有几千个研究所好吗。

下面再来说目标:

我的一贯观点是,搞 Linux 的,不能把活儿都替用户干了。用户要什么给什么的话,跟用户说说就好了,他们要 Windows,直接把研发组辞退,老板把股金买正版 Windows 散财不是更好?

明正德后,太后定的辅政大臣叫杨廷和,这位在新皇帝还在苦逼地赶路的时候就把谋反的锦衣卫大头头江斌给宰了,问题是,皇上现在该干嘛?告诉你这位皇帝是谁,是嘉靖。这位死宅 70 年不出宫,唯一的乐趣就是磕了药挑拨大臣互相斗。嘉靖爷要是没有杨廷和绝对能中兴,到时候女真人八国联军都没他们什么事了,中华帝国一下就实现了。所以说不能把活儿都干了。用户会长大的,每一个 Linux 用户都有成为终极 BOSS 的潜质,指不定你就把未来的美国总统给碾死了。

的确,现在生活节奏快,大部分用户使用操作系统就是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但科技更应该改变人的思维。我觉得很多人都领会错了计算机的用途。计算机是为了让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更懒的。有了计算机,你至少不用量角器画核弹图纸了,不用算盘计算股票指数了,但省下的时间是给你更深入思考的,而不是农奴翻身做主人后骄奢淫逸的,与天斗其乐无穷嘛。所以我觉得 Linux 似乎被赋予了一些它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比如最早 Linux 就是计算工具,就是基础设施,现在以 Ubuntu 为首的说我们要把它推到桌面去,干掉微软,让普通用户都来用。其实现在仍然如此,那么多搞桌面的,其实只是 Linux 里面的一个分支,最重要的比如搞 Highavailability 这种服务器应用的,搞安全的,依然是另一个世界(Linux 里其实有好几个世界,桌面只能算外野,连主城都不算)。另外根据需求的满足来说,放到更宏观的层面,微软对普通用户满足得最好就让微软来满足,Linux 服务器做得最好就让 Linux 做服务器,这是不是也符合 Unix 模块化做到最好的哲学?(有些人可能说收费不收费,开源不开源的,但收费和开源本身就是一种需求,Linux 桌面能够满足的只是这一部分非常细分的需求)我觉得把 Linux 推广到桌面反而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啊。KDE/GNOME 包括所有的桌面环境的产生,都不是为了去推动 Linux 桌面走向所有用户的,唯一一个这么想的是 Unity,然后你看看评价。无心插柳柳成荫,真的,Linux 桌面漂亮、Linux 桌面可定制性强,Linux 桌面相对没有什么封装比较贴近操作系统本源方便学习,这都是 Linux 桌面的优点,所以它存在了。

恕我妄言,就算把 Linux 桌面定义成“学编程的操作系统”,它依然会火,模特都知道学 python 下美剧了,纵观形势,我觉得就算不推 Linux 桌面,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都知道学点编程能方便生活的时候,它自己就火了。强扭的瓜不甜,就跟 Ubuntu 的天字第一号 Bug 一样,你真觉得是 Ubuntu 的不断努力把它「修复」的?快别扯了,人家 Google 无心插的柳产生了蝴蝶效应。人生就是这么光怪陆离。没有 GFW,谁知道 VPS 是个啥?什么都放在云上,局域网建成那天你就知道本地硬盘和 RAID 有多好了。

针对一个必然事件所做的努力,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识时势者为人杰:重点是守不守得起,而不是攻不攻得下。简单地想这么个问题:你觉得,现在选择入 Linux 这大坑的,有几个用户是因为受到 Ubuntu 或者 Deepin 的蛊惑,觉得它们相对 Windows 更易用的?真要那么样,家长早给孩子买新的学习机了。我们都是唱高山流水的,你非要追求老妪能解,雅的看不上你,俗的也没觉得你有啥用。现在要做的刷存在感,omgubuntu 的做法是对的,屁大点事我都大张旗鼓的说,我也知道说了多数都没用,但我就是要说。Ubuntu 之所以不再竖起大旗反微软了,就是看穿了这么个道理。我也来雅的,挣了钱直接学陈光标。开个网店,装 Deepin,一年返 100 元现金,然后平台广告,你就是下一个微软,因为按照金融学的计算方法,引入利率,100 元现金相当于 3077 块钱的一年定存,你的一份操作系统副本的估值(一年使用权,我没算永续,那样价值更大)就是这些(因为相当于你让百姓每年都有额外的 3077 块钱花),加上平台广告,总市值远远高于微软(营销得好,你的一年比微软的永续都要高)。(这招可别让别人学去了 233)

所以我不觉得深度做出的接手 Mono,强力推进 Windows 兼容是一件在现在条件下可以操作的事情。当然如果是我理解错误,这种工作由合作伙伴,比如 Crossover 来做主力,深度做桌面来充当现金牛,那深度真的能够称得上伟大,但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也势必不能持久,还是前面说的,瘦马拉大车,带不动。

(2) 云账户。

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Linux 下唯一值得做的就是 OpenID。而除了 OpenID,深度唯一应该做的就是深谈 IM 网络。把包推到所有发行版,让所有 Linux 中文用户都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你(比如把 Google 账户的 talk 功能与深谈等效,这里还涉及一个 IM 客户端要非常碉堡,至少要超过 Pidgin 的问题)。

因为无论是 Google/Facebook/Twitter,它都是公司。把开源系统的命脉给公司把持是不是“太阿倒持”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国内深度如果这么做了,是绝对逃不过百度账户、微博账户、腾讯账户这三家的,刚开始可能没有,可能是又拍账户、CSDN 账户,但最终怎么都逃不过这三家。因为云账户做与不做的决定权在你,而做谁不做谁的决定权在人家的用户基数。除非走的是「卖给 Google」类似的战略,不然可能沦为附庸的事情不要做。

我觉得深度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可能跟与 Seafile/又拍云它们的合作走到了一个瓶颈期,想要更深入推动有关系。但个人觉得这是容易遭雷的事情。「配置在云」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且不说真的能够配置在云(没有 fstab 你能启动?做时光胶囊这种备份工具是无法盈利的,这不应该是一个远景目标),云厂家做和操作系统做的差别很大,很多人都可能在看 Google,但 Google 本身是一家「网络」公司,它是正推,而 Ubuntu One 那种是逆推。Google 做的话会在设备上盘活它所有的服务,而 Ubuntu 做就是糟蹋钱。所以深度可以和 Seafile/又拍合作去实现深度整合,但这件事的推手绝对不应该是深度。因为暂时来说,服务器应用和桌面应用的推广对象不一样。

而且,毫不留情地说,80% 的用户使用云就是为了下 A 片,而 20% 的云用户里使用量在 1G 以下的又有 80%,而剩下的 20%x20% 挑捡得厉害,而所有这 100% 里,是没有人会把 root 密码(比如工资卡密码)放在云上的。所谓的大数据,所谓的数据在云,在我看来就是程序员的空中楼阁,典型的以程序员思维揣测用户行为,由结果反推原因,对普通用户来说云就是省去本地硬盘无用/临时数据所占空间的一种方式。而且就国内用户目前的操守来看,90% 以上不会愿意付费。诚然,云对于 IT 产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企业应用,而且除了企业应用暂时它没有其它成熟的免费盈利模式(比如游戏,免费玩家是人肉 NPC;聊天软件,免费用户是广告受众,但网盘不一样,你做客户端就影响广告收入,因为功能太单一做厚客户端会流失用户,薄客户端又上不了广告),但深度是一个企业版吗?准备出企业版吗?如果把优麒麟的政府资源、财力,深度的想法,安同的热情放在一家,或者可以勉强一试,真的,红帽不是闹着玩的,你费了老大力气才能搏出一个红顶商人,人家洋大人天生就高人一等。笑。

挺晚的了,就先写这么多吧。哎,没黑成优麒麟,其实他们两家的营销战略也蛮值得一谈的,比如以政府和企业为核心的操作系统跟以最终用户为核心的操作系统谁更有前景这种话题,就跟是搞定联合国五常就能进联合国、还是让黑兄弟给抬轿子抬进联合国哪个更容易一样好玩。